7月3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韓玉臣在圣彼得堡與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副院長弗拉基米爾•列尼亞申對話交流
列尼亞申是俄羅斯美術界國際知名學術大師,專注藝術理論研究,關注世界美術發展,可謂廣聞博學,思想深邃
列尼亞申認真聆聽韓玉臣數十次去藏區采風的驚險經歷,感謝畫家把充滿生活氣息的西藏題材作品帶給俄羅斯人民,并認為韓玉臣把創作目光聚焦到善良質樸、執著堅毅的高原子民非??少F可敬
韓玉臣出于對藝術大師的仰慕,現場為其畫了一幅鋼筆速寫頭像
兩位藝術家在交談中,列尼亞申指著桌子上的飯菜十分形象地比喻:“現實主義好比人們每天要吃的面包,是社會的主糧,而形形色色的現當代藝術只能算作開胃小菜。”
中國文化人物(錢曉鳴 陳耀杰)7月3日,正在圣彼得堡籌備個人油畫展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韓玉臣與85歲高齡的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副院長弗拉基米爾•列尼亞申,就現實主義繪畫進行了一次對話交流。
列尼亞申首先贈送給韓玉臣一本他主編的18世紀俄羅斯杰出畫家瓦西里·彼羅夫畫冊,并介紹了他對這位俄羅斯現實主義創作先驅的發掘和研究工作。韓玉臣就彼羅夫的《鄉村復活節的宗教行列》《最后一家酒店》等作品的藝術內涵和形象刻畫,談了自己的認知和感想。
作為俄羅斯美術界國際知名學術大師,列尼亞申幾十年專注藝術理論研究,關注世界美術發展,可謂廣聞博學,思想深邃,但同時又以自己沒去過中國引為憾事。當他翻看由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剛出版的《韓玉臣美術作品集》,并認真聆聽了韓玉臣數十次去藏區采風的驚險經歷,對藏民族性格特點的介紹后,一面感謝畫家把充滿生活氣息的西藏題材作品帶給俄羅斯人民,同時認為韓玉臣把創作目光聚焦到善良質樸、執著堅毅的高原子民非??少F可敬。
兩位藝術家盡管是第一次見面,但共同的理想追求,讓他們的交流十分暢快,當討論如今世界美術創作流派紛呈,現當代藝術趨向越來越明顯時,列尼亞申認為藝術的本質是表達人們對美的追求,抒發藝術家的情感,作品要像彼羅夫、列賓、蘇里科夫一樣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列尼亞申還指著桌子上的飯菜十分形象地比喻:“現實主義好比人們每天要吃的面包,是社會的主糧,而形形色色的現當代藝術只能算作開胃小菜。”說到這里,列尼亞申停頓了一下,指著室外涅瓦河的方向,感慨地補充道:“現實主義藝術創作猶如滾滾涅瓦河水,永遠是主流,奔騰不息,而現當代藝術是水中的浪花,使其更為豐富多彩。”
韓玉臣出于對藝術大師的仰慕,現場為其畫了一幅鋼筆速寫頭像。列尼亞申一邊在畫上鄭重簽名,一邊稱贊道:“畫得好,畫得象,這是真功夫。”
(責編:張彥、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