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像
齊白石 《花鳥》四屏
中國文化人物(主編 王保勝)齊白石是我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詩書畫印俱長兼備。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他將畢生精力投入到中國畫藝術的探索之中,為中國畫的現代轉型做出了重要貢獻。
1864年1月1日,齊白石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白石鋪杏子塢星斗塘。名純芝,字渭清,又字蘭亭。27歲改名璜,字頻生,別號白石山人,又號寄園。他出生在農家,小時候放過牛,種過田,兩度拜師學習木工,后改學雕花,還向民間藝人學畫肖像。27歲那年,他得到湘潭名士胡沁園的賞識,脫離木工生活,專習繪畫。后又拜“荊楚大儒”王闿運為師,學習詩文。在胡沁園、王闿運等名士的影響下,他眼界大開,詩、書、畫、印日漸精進。
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他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四十歲后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六十三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于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
齊白石酷愛畫蝦蟹蟲魚、花鳥山水,這源于他對生活的細心觀察,熟悉它們的習性,是豐富的生活累積后的創作,因此能夠生動風趣,詩意與畫境密切結合。同時,他作品中所描繪的對象,如牧牛、蔬菜、瓜果等,無不體現著他對農村生活的回憶,對生活、對勞動、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與歌頌。
責任編輯:張彥、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