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唐西市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兩件特別的胡俑。它們不是一般的陶制品,而是青銅制品。這兩件銅制胡俑都是具有明顯特征的高鼻深目的胡人,但穿著唐朝的官服。胡俑一為文官,一為武官,一人手持笏板,一人腰間佩劍。據了解,當時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拿笏板。此件胡俑不但表示有胡人在唐朝為官,而且官位高達五品。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我們的祖先就能以如此兼容并包的胸襟接受外來民族的人才,著實令人欽佩。

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品
西安,這座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歷史;作為中國第一古都,定都于此的歷史已有1100多年,是華夏民族盛世夢想的原點。
由于特殊自然和歷史文化的賦存條件,西安作為華夏文明的源頭城市,特別是隋唐長安城作為絲綢之路發祥地,以其豐富的文化創造力和包容胸懷,使東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共生并遠播世界,它曾統領著世界的貿易,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當時,在隋唐長安城中設有東市和西市兩大貿易市場。其中,東市是國內貿易市場,西市是國際貿易市場,中國人日??谡Z中“買東西”一詞即由此而來。西市,曾經是絲綢之路上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
千百年后的今天,在西安“唐皇城復興計劃”的宏偉藍圖中,大唐西市在唐長安西市原址上恢復重建。該項目規劃用地500畝,總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在保護好遺址的前提下,規劃建設有大唐西市博物館和遺址保護區、絲綢之路風情街區、國際會展區、胡姬酒肆演藝中心、國際古玩城、精品百貨超市、國際商務會所和五星級酒店八大復合業態,成為陜西民間資本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巨無霸”的文化商業體量、國際化多元業態和復合經營模式,使大唐西市穿越時空,完成了一個與遠古帝國的精神契合。